Saturday, March 15, 2025

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考察龟咯石香炉,探索华人历史脉络

 (龟咯15日讯)笨珍培群独立中学人文史地学会以“百年石制香炉”为主题,在龟咯地区开展田野调查,考察了四座建于清末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的石香炉。此次考察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华人信仰与传统,也让他们深入探索本地华人社会的历史脉络。

本次考察的四座石香炉分别存放于龟咯山顶福德祠、龟咯港脚顺兴宫、咸水港巡明镇和甘榜朱阁(Kg. Chokoh)福德祠。其中,清末时期的石香炉有两座,分别位于龟咯山顶福德祠与龟咯港脚顺兴宫。龟咯山顶福德祠的石香炉清晰镌刻“光绪十四年吉立”(公元1888年),距今已有137年历史。该庙还珍藏一对光绪乙未年(1895年)的石烛台,其供奉的福德正神金身同样以石雕刻而成。至于龟咯港脚顺兴宫的石香炉,仅能辨识“光绪”二字,其余字迹因风化而模糊不清,需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刻字痕迹。


培群独中人文史地学会学生以所学技巧考察石香炉山的年份。(培群独中提供)

除了清末石香炉,田调组在咸水港巡明镇发现一座刻有“乙巳年”铭文的石香炉,并带有“和发号”字样。结合庙宇内悬挂的民国二十年(1931年)捐款名录,推测该石香炉应建于1905年。此外,在地方耆老陈培基的带领下,田调组前往甘榜朱阁福德祠考察,并发现一座刻有“大伯公”字样的石香炉,虽无明确纪年,但从其材质、形制及对比龟咯地区其他石香炉的风格来看,极可能属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文物。陈培基表示,甘榜朱阁福德祠已有百年历史,原位于河渠旁,数年前才迁至现址。他随后带领师生前往庙宇旧址,并实地考察周边河道地理环境。

本次田野调查于3月9日展开,参与学生包括罗宇桐、蔡韶贤、黄永康、郑旭佑及柯嘉航,领队老师为李文辉。考察不仅让学生们掌握研究华人社会历史的方法,也为学会的出版计划——《我们的方志2》提供了宝贵的补充资料。通过这次实地探索,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华人信仰文化及其在地方社会中的历史发展轨迹。


龟咯山顶福德祠的光绪十四年石香炉,迄今已有137年历史。(培群独中提供)


初步推断是1905年的巡明镇石香炉。(培群独中提供)


陈培基为培群独中师生展示香炉上的文字。(培群独中提供)


龟咯港脚顺兴宫的石香炉,依稀可见“光绪”二字。(培群独中提供)


甘榜朱阁福德祠炉主陈培基为培群独中学生讲述神庙历史。



甘榜朱阁福德祠的石香炉,惟未志明年份。




No comments:

耕文学校派送开斋节礼品 促进各族和谐

(龟咯28日讯)笨珍龟咯港脚耕文学校董事部日前于该校水源堂举办开斋节礼品派送活动,为全体巫裔教职员及员工送上节日祝福。 在活动中,马来教职员、保安及清洁员工均获赠一份开斋节礼篮,展现学校对各族教职员的关怀,也营造温馨融洽的节日氛围。 该校董事长黄克孝在致辞时,感谢巫裔教职员及员工...